大项目驱动文旅新发展

2022-07-28 01:17:01

香港cdn https://www.duotuyun.com

  □ 本报记者孟一高峰

  本报通讯员蒋琰

  京杭大运河奔腾不息,孕育了两岸的良田沃野,也积淀了深厚的运河文化,对有着“运河之都”美誉的济宁而言,如何激活其中的文旅势能,直接关系到这一宝贵历史文化遗存的传承与发展。近日,京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全省唯一标志性项目——河道总督府遗址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和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开始招标,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向市民开放,这既标志着运河文化传承在济宁即将掀开新的一页,更从大项目引领角度诠释了济宁文旅融合的路径。

  “如果说,河道总督府遗址博物馆即将成为济宁运河文化的地标性建筑和代表性符号,那么,南旺分水枢纽、南阳古镇部分项目和一批湿地公园的相继建成,则全景式还原了运河盛景、丰盈了文旅内涵。”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艳华说,不同类型文旅项目的串点成线,济宁的运河文化IP日渐清晰,业态日趋多元。

  如今,来济宁看运河,不仅可以换上汉服,在南阳古镇边吃边玩边听曲、感受运河古镇的灵秀,更能在入夜后,泛舟于济宁主城区古河道,听桨声、穿桥洞,将运河美景“一网打尽”。而沿河而建的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更是集聚了“非遗”体验、文艺演出、传统美食、文创购物等文旅要素,大幅提升了游客的旅行体验。

  “当船上观景与文化体验结合在一起,自己仿佛在涛声中穿越回了那个商贾云集、运河鼎盛的年代。”谈到初访运河时的感受,来自济南的游客赵洋直言,精心设计的运河旅行项目有着浓厚的氛围,让人很容易感受到文化带来的冲击。

  大项目不仅意味着大投资,其领军作用更体现在项目背后强劲的IP塑造、多业态内容呈现和体系化、规范化管理能力上。

  记者在加紧建设中的济宁复兴之路文化科技项目施工现场了解到,这一坐落于太白湖新区石桥镇的大型高科技红色文旅项目,以1840年鸦片战争到21世纪初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为背景,运用前沿高科技打造了一系列沉浸式、强互动的红色主题项目和特色景观,演绎中华民族寻求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近现代历史,可以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红色旅游新体验”。项目建设成后,方特华强集团将通过富有创新的诠释,为原本就有着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济宁,在红色文旅板块上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济宁市在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大项目为驱动,先后引进无锡灵山集团、方特华强集团、华侨城集团等国内领军文旅企业,高标准推进复兴之路、鲁源小镇等项目建设,复兴之路文化科技项目等5个文旅项目被纳入省重大项目库;石门康旅慢城等16个文旅项目入选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牛楼小镇等13个文旅项目被确定为全省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大项目所带来的文旅体系化升级,正逐步推动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并表现为文旅产品吸引力的显著提升。

  “大项目就像是文旅转型发展的引擎,带动了济宁文旅体系的变革。在这些龙头的牵引下,济宁已有9条红色旅游线路入选省百条红色旅游线路,10件旅游产品入选全省‘六好’优质旅游产品(境外评选),数量居全省第一。”李艳华表示,济宁将继续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全力抓好项目的招引与建设,开创文旅融合的“新天地”。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庆元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