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期,王毅见了三个人,五个细节,表明“风向变了”

2022-09-26 10:20:40

上海发行方电影网 http://shfxf.com/

敏感时期,王毅在纽约见了三个人。

分别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以及99岁的基辛格。

通过几个细节,我们可以发现:风向变了!

首先我们通过日媒的报道来看第一场会面的几个细节。

首先是,王毅在原地等待布林肯,后者嗖嗖赶上前来,双手相握。

其次,王毅腰杆笔挺,布林肯身躯微倾。

别小看这两个动作,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我们是以逸待劳,而对方明显没有准备,而后续的发展更印证了此番猜想。

日媒报道,开篇第一句就是“美国外长布林肯强调:美国常年遵循一个中国政策”,可以说非常“给面”,也为整个对话,奠定了基础。

所以,我们看到几乎各路媒体都在用这张图——

还有一个细节,虽然是在美国纽约开会,但布林肯畏手畏脚,王毅却以逸待劳,举手投足宛若主场,比如:俩人握手照相后,王主动深受示意落座,布林肯肉眼可见的略紧张。

后续的对话,出奇地顺利。

王毅说:当前中美关系遭遇严重冲击,其中的教训美方需要汲取……布林肯回应,美中关系当前处于困难时期,推动双边关系重回稳定轨道符合双方利益……

另外,布林肯还重申:不寻求打“新冷战”,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不支持“台独”。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美外长自访台事件后,第一次正式交流。

通过种种细节,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是有备而来,目的是不言而喻,或许“风向已经微妙地发生了变化”。

啥变化呢?我们接着往下看第二次会面——乌克兰外长库列巴。

尤其要注意的是,这是俄乌冲突以来的第一次。

新华社的通稿很短,立场很明确。

作为负责任大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方一直致力于劝和促谈,从不袖手旁观,也不火上浇油,更不会趁机牟利。我们始终站在和平一边,将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

但不同寻常的是王毅这句话:

今年是中乌建交30周年,中方愿以此为契机,规划两国关系下一步发展,弘扬传统友谊,更好惠及双方人民。

换言之,你们打我不支持,但发展,我们全力支持。

第三次会面——基辛格。

尽管基辛格已经接近百岁,但其作为一个中关关系“破冰”的象征,此次拜访不得不说,意义重大。

王外长马不停蹄地来回斡旋,可以说信号非常明显了——中美正在试图找到新的、双方都能接受的相处之道。

无论是我们采取降息,美国加息,还是双边努力恢复经济活力,都是在试图用“更便宜的产品,尽快控制通胀的水平”。

在此背景下,周末不断有好消息传来,尤其是经济政策方面有了积极变化,比如:

欧盟推出了一个“能源系统数字化”计划,主要是打算发展新能源替换掉对俄石油天然气的依赖。

计划额度大幅度超预期,计划投资额高达5650亿欧元,接近4万亿人民币。大体方向有几点:

第一,2027年之前,欧盟地区所有商业和公共建筑的屋顶都要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并且在2029年之前,欧盟的所有新住宅建筑上要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第二,2030年底以前,3000万辆零排放汽车上路,就是新能源汽车。第三,未来5年内安装1000万台热泵。

不得不说,只有稳定,才能带来长足的发展,不折腾,多好?

希望这些积极信号,是个不错的开始。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庆元新闻网版权所有